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甲状腺疾病 > 甲亢
编号:13785513
服甲亢药物易致粒细胞减少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21日 武汉科技报 2015.09.21
     专家:应定期检测血常规及肝功能

    本报讯(记者肖凯 通讯员陈敏 汤漪)26岁的黄玲2个月前被确诊为甲亢,服用抗甲亢药物甲巯米唑(赛治)进行治疗。一周前,黄玲因为吹空调太久,导致高烧不退,咽部肿痛不能吞咽等症状,便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就诊。

    接诊医生干定云详细检查,结果显示为重度粒缺。干医生介绍,“重度粒缺非常可怕,可出现急性咽峡炎。有时口腔、鼻腔、皮肤、直肠、肛门、阴道等黏膜处可出现坏死性溃疡。常迅速发生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而导致死亡。”

    “为什么我只是咽部不适,会发展得这么严重?”黄玲疑惑不解。原来黄玲患有甲亢,服抗甲亢药物甲巯米唑(赛治)治疗期间,医生曾反复叮嘱应定期检测血常规及肝功能。黄玲曾经测过一次正常后未再复查,此次发生咽痛未及时就诊,以致发展成重度粒缺。

    干定云表示,一般来说像甲巯米唑、丙硫氧嘧啶、他巴唑等抗甲状腺药物,可能会引起粒细胞减少。而重度粒缺可能会导致致命性感染,随时有生命危险。他提醒,甲亢患者,在服用抗甲亢药物期间,应重视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及甲功,预防粒缺发生。

    专家提醒

    碘盐过多、压力大也致甲亢

    在内分泌科门诊中,30%的患者都是甲状腺患者,甲亢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

    甲亢的发病原因目前并不明确,20岁至50岁的女性是甲亢高发人群,女性和男性的发病比率大约为4:1。在遗传、易感的基础上,再受到较大的工作生活压力、精神刺激等作用,容易诱发甲亢。

    在饮食上,摄入过多碘盐有可能导致甲亢。一般来说,正常人对碘有一定的自我代谢和平衡功能,不会因碘的摄入增加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但由于甲状腺具有积碘的功能,当过多的碘长时间聚集在甲状腺内,加上有些人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就会引起高代谢征群,即“碘甲亢”。

    专家提醒,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而甲亢本身就是个高代谢的疾病,因此在夏季容易发作或复发。有甲亢家族史的人以及甲亢治疗痊愈者,在夏季要注意避免诱发甲亢的因素,不要“热”出甲亢来。

    药物治疗要注意副作用

    甲亢患者目前普遍使用的抗甲状腺药物较常见的副作用为粒细胞减少症和肝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常出现发热、咽喉炎等不适,发现后应及时就诊,不容忽视。而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黄疸等消化道症状。如若发现,在排除甲亢本身引起的肝功能损害之后应停药改用其他治疗方案。

    此外,皮疹亦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常见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瘙痒和荨麻疹,停药后一般可自愈。个别严重者会发生剥脱性皮炎,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百拇医药(肖凯 陈敏 汤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