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肥胖病 > 信息
编号:11631575
利利弊弊话肥胖--减肥大讨论(二)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从上一期开始,本刊组织的减肥大讨论,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反响和关注,读者纷纷来电、来信提出种种的看法和感受,也提出不少疑难和困扰自己的问题。本刊编辑和专家组成员自己也开了研讨会,摆观点,谈看法;还组织部分胖男胖女、胖小子胖妞和医学专家共聚一堂的座谈会。

    大水桶与瞌睡胖子

    主持人:欢迎各位医学专家、减肥健身的积极分子、胖男胖女和胖小子胖妞以及家长利用星期天宝贵的休息时间来参加我们这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今天讨论的中心问题是:“肥胖的利与弊”。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阐述自身的体会,也请医学专家就这些问题和大家一起进行探讨和分析。

    刘莉(13岁,女,中学生,体重65公斤,身高145厘米):我大概是从5岁起开始胖,到现在已胖得很难买到好衣服了,面对那些“歧视”眼光也无所谓,但我最讨厌的是同学叫我“大水桶”。我每天喝很多水,大约5磅吧,不喝水我就难受,所以同学给我起了这个别名。我跑步时,他们会说:大水桶一颠一颠的像头猪。他们甚至有意无意地往我身上撞,我有时生气得给他们一拳。肥胖让我很烦,有时真使我伤心!
, 百拇医药
    秦婉文副教授(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向刘莉小朋友的父母说):肥胖是一个体征,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如糖尿病、柯兴氏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我就不多说了。但刘莉除了肥胖,还有喜欢喝水的特点,这就要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单纯性肥胖还是早期糖尿病引起的肥胖。肥胖者多合并有胰岛素相对不足以及胰岛素抵抗。

    这时,有一位小胖子(李田,11岁,男,小学生,体重60公斤,身高150厘米)抢着发言:我的情况和她差不多。我常常觉得很累,总想睡。老师常向我妈告状,说我上课打瞌睡。其实,我晚上八点多就睡觉,我觉得自己也是很快就睡着了。早上七点多妈才叫我起床,星期六、日我常睡到十点多,但我还是经常被老师告状:上课打瞌睡。同学们给我起了一个外号:“瞌睡胖子”。我想可能是我妈怀我时错把瞌睡虫也一起怀上了,才生了爱打瞌睡的儿子。

    容中生教授(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过胖的孩子在检查时常发现横膈升高、胸壁增厚、肺体积较体型正常者小,因此肥胖者的肺的气体交换减少,血氧含量较正常人低。活动之后,显得更为突出,而脑细胞对缺氧更敏感,因而易于出现嗜睡,或稍觉疲劳便频频打瞌睡的现象。
, http://www.100md.com
    傅祖植教授(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我同意容教授的分析。肥胖病人因胸壁增厚、横膈升高而降低肺活量,引起活动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导致缺氧、紫绀和高碳酸血症,造成所谓匹克威克综合征,即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匹克威克先生》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著,书中人物匹克威克先生极度肥胖,常昏昏欲睡,就是这种表现的典型写照。

    彭解人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大多数肥胖者的睡眠质量是不高的,这主要是肥胖者睡眠时易出现呼吸暂停,导致憋醒,这种现象在特别肥胖者尤为常见。睡眠质量不好,常常睡不解乏,白天非常困倦。时间长还可能造成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等。

    汤洁如教授(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儿童期过于肥胖,的确会影响学业,胖小孩多数不能做三好学生,原因是他们体育成绩都不合格。就说跑步,体重比别人重,跑起步来当然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由于肥胖的原因,呼吸系统不能很好地交换气体,体内的氧不足,一动就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越胖越不想动,越不想动就越胖,越胖气体交换功能就越差,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 百拇医药
    主持人:在4比1,甚至6比1的家庭内,独生子女不断受到长辈们的关怀,于是“胖小子”、“胖妞”急剧增加。看来从小就应预防肥胖,做父母的不能认为把小孩养得白白胖胖就是好事,而更应懂得一点科学育儿知识,以防患于未然。

    胖妇难生养 肥鸡不下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读者来电告诉我们她的经历——我体形肥硕,我和先生并不介意。但是,结婚一年多了,还没有生育,婆婆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并经常指桑骂槐,三姑六婆在一起时也常常冷嘲热讽:胖有什么用!屁也不放一个!我难过极了,还偷偷哭了几回。难道胖女人真的不会生孩子吗?

    孔秋英教授(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不育门诊中肥胖者确实很多。俗语说:肥鸡不下蛋。肥胖者不育的原因主要是内分泌紊乱,经我们治疗后生育的大多数患者,肥胖程度都有所减轻。这就是说,肥胖可伴有不育现象,但肥胖不是不育的直接原因。
, 百拇医药
    胡廷溢教授(南方性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肥胖常可导致妇女不孕,也有可能使女性激素代谢不正常,因而产生月经不调与排卵障碍而致不孕。肥胖者易患糖尿病,由于糖尿病易损害阴茎海绵体血管,故糖尿病可致阳痿,其发生率约为40%~60%,即100名糖尿病患者中有40~60名患有阳痿。男性肥胖者同时有糖尿病,可直接影响精子的活动度,故此对生育也有影响。

    王蕴慧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对肥胖女人是否会影响生育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肥胖的妇女如果不存在排卵障碍、输卵管阻塞、子宫及阴道的炎症、损伤及发育异常等导致不孕的病理情况时,一般不会影响受孕,肥胖与不孕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有一些疾病在引起肥胖的同时也导致不孕,例如以下几种情况可同时存在肥胖与不孕:1.多囊卵巢综合征,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紊乱所造成。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也叫柯兴氏综合征。3.下丘脑性肥胖。4.甲状腺功能低下。5.糖尿病及胰腺肿瘤。6.单纯性肥胖症伴性腺及甲状腺功能低下。像这位女读者应该进一步检查,是否有上述这些导致不孕的病理情况。如果有,应积极治疗,治好了基础疾病,生育能力会有所恢复。如果没有,也不要自怨自艾。结婚才一年多,来日方长啦。
, 百拇医药
    主持人:中国的传统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婚后一年多或更长时间未能生育确实有点令前辈们失望,但不等于不能生育。肥胖并不是一个人的过错,怎能把肥胖与肥母鸡相比呢?肥胖可以并发或合并不育,但不育可以是女方生殖器官等存在问题,也可以是男方存在问题,显然婆婆对媳妇存在很大的偏见。

    危险的“奏鸣曲”

    李大涛(辽宁省读者来信)说:我说不出胖有什么好与不好,但睡在我老婆身边觉得暖暖的,还可以听着她演奏的“音乐” (打呼噜)进入梦乡。可有一天她突然发生窒息,幸好抢救及时,未发生更大的意外。医生说她是肥胖引起的窒息。至今我不明白肥胖怎会引起窒息,我决定今后不让她吃那么多……

    彭解人副主任医师:肥胖可以引起脂肪异常堆积,导致鼻腔、咽腔变窄,软腭和悬雍垂肥厚,这些均可增加呼吸道的阻力;此外,前面已讲了肥胖可降低呼吸的动力。肥胖者睡眠时(特别是在平卧位),上气道狭窄,软组织松弛,舌根后置,在吸气时胸腔的负压作用下,软腭、悬雍垂和舌坠入咽后壁造成上气道阻塞,气流通过狭窄的上气道,引起黏膜和积蓄的分泌物振动,就发出一阵一阵的鼾声,好像“奏鸣曲”一样。在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被憋醒的现象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百拇医药
    容中生教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为三型:1阻塞型,其口腔和鼻无气流,但胸腹式呼吸仍存在;2中枢型,即鼻和口腔气流与胸腹式呼吸运动同时暂停;3混合型,即一次呼吸暂停过程中,开始出现中枢型呼吸暂停,继之同时出现阻塞型呼吸暂停。该类患者常常会因憋气而醒,有时憋醒后有心慌、胸闷或心前区不适的现象。有部分严重的患者须在睡眠时戴上机械通气机,如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双相气道内正压通气等。

    “哇,睡觉戴上机械通气机这不是很难受?”座谈会上的肥胖者听了都惊讶地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了……

    胖儿会变成“太监”?

    一位外地读者(看了“减肥大讨论”的介绍之后,给编辑部来信,希望求教专家)说:我的儿子体重80公斤,身高160厘米。儿子小时很能吃,家里不断给他买好吃的,养得他又白又胖,很讨人喜爱,但小雀雀很小。我想小孩当然就小些,况且他外表长得高大,看起来比同年龄的人还健康。可13岁那年某天,他哭着回家说:不上学了。细问之下,才知道小伙伴们笑他的小雀雀未发育……为此,我们四处奔跑求医,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长大变成废人,肥胖真是可以“偷梁换柱”使人变成“太监”吗?
, 百拇医药
    钟光恕研究员(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青春期前的儿童,生殖器官发育很慢,一旦到青春期(男孩12~14岁),数年内就达到成人水平。评定性发育的几个方面包括:阴囊和睾丸的大小、阴茎的长度和粗细、阴茎头的发育、阴囊皮肤的颜色是否变深等。

    陈凌武副教授(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肥胖的男孩小时候阴茎外观常常较小,并非阴茎未发育或发育不良,而是因为肥胖导致阴阜、阴囊基底部的脂肪堆积,阴茎深藏于皮下脂肪的缘故。待小孩发育成熟,脂肪组织减少后,阴茎可恢复正常状态。

    但另一种情况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即隐匿性阴茎在肥胖的男孩中较为多见。该病是一种先天性肉膜(阴囊皮肤下的一层组织)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如能明确小孩为此病,及时施行阴茎松解手术,则不会影响阴茎的发育,也不会造成患儿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障碍。必须指出的是,不要把隐匿性阴茎当做包皮过长或包茎而施行包皮环切手术,否则会因为损失了部分包皮而给今后的治疗增加很大的困难。
, 百拇医药
    秦婉文副教授:有部分病人可能是性腺功能存在问题,而不是肥胖引起的,肥胖可能只是他的一个伴随体征,因此需要做详细的内分泌检查包括染色体的检查。

    钟光恕研究员:对到达青春期的儿童发现有小阴茎,需经医生检查是否属于生殖器不发育或发育不良,并与下列疾病相鉴别:1.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2.性幼稚多指畸形综合征。

    主持人:这位母亲的担心不无道理。胖小子若阴茎短小的及时到医院检查一下就可放心了。

    疑怀孕查出个胆石症

    李英(家庭主妇,体重60公斤,身高152厘米):有段时间我胖得比较明显,有天,搞计划生育的干部找我谈话。原来,他们发现我最近下腹部明显隆起来了。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怀孕,我就到医院去做了检查。医生看了以后,建议我做全面检查。谁知一查竟查出个胆石症……

, 百拇医药     刘思纯副教授(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肥胖人发生胆囊炎胆石症的较普遍,有资料表明,在手术中发现50%的明显肥胖病人患有胆结石。这种肥胖和胆石症关系密切的详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和胆固醇的合成、分泌增加有关。

    傅祖植教授:肥胖者进食总热量多超过自身所需,其中脂类食物也增多,常导致高脂血症、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明显增高。

    刘思纯副教授:胆汁的胆固醇也可增多,胆囊内的胆汁因胆固醇过于饱和而析出结晶、沉淀,形成结石。肥胖妇女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高,雌激素可刺激胆固醇分泌增多。这样,肥胖而又为女性者胆囊内胆固醇结石形成的机会就大大增加。

    “我很久没穿女式鞋了”

    林芳(家庭妇女,体重70公斤,身高158厘米):因为胖,我已很久没有穿过女式鞋了(平时穿男式鞋),这点倒无所谓。最使我愤愤不平的是,医生说我不能吃太多,说我肥胖是糖尿病的诱因,过去是饿着没东西吃,现在却要我对摆在面前的食物视而不见,这有什么道理?
, http://www.100md.com
    钟光恕研究员:肥胖者血浆胰岛素浓度经常处于高水平,加上对胰岛素的抵抗,患者常有饥饿感而导致进食的次数增多,致使体重更增加。如果肥胖得不到及时缓解,人体的胰岛较长期地被迫分泌大量胰岛素,因肥胖人的特点(对胰岛素不敏感,甚至抵抗)更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多,久之将出现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衰竭,导致胰岛素分泌量下降,形成胰岛素分泌不足而最终出现糖尿病。

    刘思纯副教授:有资料显示体重超重者糖尿病的发病率是非超重者的3倍。肥胖者空腹和餐后的血浆胰岛素要比正常人增高约一倍。同时,由于脂肪细胞增生、肥大,肥大的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受体减少,即表现为对胰岛素的抵抗。

    秦婉文副教授: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其中一个主要的治疗措施是适当减肥。

    这时一位读者说:我在减肥之前,血糖、血脂都处于临界状态。

, 百拇医药     主持人:这位胖姨需穿男式鞋,说明她已很胖了。看来俗语说的“食得是福”不一定对。

    只因为太胖过不了岳母关

    许多女性认为:男人胖代表了权力、地位、金钱,或者三样都不是,而是代表有“型”,这位“型”哥却因胖而过不了未来岳母关——

    “型哥”(不愿透露姓名,体重88公斤,身高175厘米):我和女朋友谈了近一年才去见未来岳母,可这一见却把我们见散了。原因是未来岳母嫌我胖,她告诉女儿:你听说胖子把裤撑破的事吗?他这硕大无比的身躯不要说把你压坏,也会把他自己的血管撑破,你会受累的……我把裤子撑裂的事也有发生过,但这能与血管相比吗?

    陈国伟教授(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近几年我国糖尿病人增多,高血压病人增多,冠心病病人增多,肯定与肥胖有关系。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肥胖者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均比理想体重者高出2~3倍。
, 百拇医药
    竞花兰副教授(中山医科大学法医系):有一个约30多岁的肥胖者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当地医院给予尸体解剖也未能找出死因,当标本送到我系重新确定死因时,我们发现该标本的冠状动脉内3/4,甚至3/4以上是被堵塞的,也就是说其冠状动脉的内径是明显狭窄了,最后我们确定其死亡原因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

    陈国伟教授:我也曾接诊过十几岁的心肌梗死患者。

    高修仁副教授(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肥胖者合并冠心病达40%;肥胖者大部分是高血脂患者,众所周知,高血脂与心脑血管疾病直接相关。研究提示,高血脂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是正常血脂者的4~6倍。以往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是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抽烟,即“三高一抽”,现在则把肥胖和运动不足也列入“三高一抽”的同等地位上来了。

    一位读者说:我父亲很胖,40多岁就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给生活、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 百拇医药
    主持人:看来肥胖确实有很大隐患,曾有专家说,肥胖就如高血压和血液中胆固醇过高一样,是一种慢性病。过度肥胖者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对方着想,看来是需要减肥了。

    男人要伟哥,女人要减肥?

    这里讲的是女性肥胖者抱怨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陈田(某单位的职员,体重55公斤,身高158厘米):我一年前生了女儿后,身材变了,比未生育时胖了10公斤。我先生因我胖而嫌弃我,他经常早出晚归,甚至找各种借口整夜不归家。这世界真是变化得太快了,似乎男人都要伟哥,女人都要减肥才能适应这变化。但为什么产后会胖这么多?

    许乃贵教授(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也不能笼统说男人都要“伟哥”。如果不懂得处理好夫妻生活的诀窍,有“伟哥”也没有什么用。有一对夫妇,过去家庭温馨,后来都发福了,而且都大腹便便,过性生活遇到了问题,又不会及时去找医生指导,结果这样过了几年之后,感情不和,离了婚,各散东西了。这不能不说是生活中的一个悲剧。
, 百拇医药
    主持人:这使我们想起,若干年前编辑部收到一封读者来信,是部队一位团级干部写来的,他说,过去在部队里,谈性和性教育的时候,总认为这是见不得人的黄色的东西。可是后来自己却碰到了问题,他的妻子太胖,肚子又大,腿又太短,他自己的肚皮也大了一些,这样在性生活时便遇到麻烦。这些过去不让别人讲,自己也讳莫如深的问题现在却落到自己头上,他把这些“核心机密”讲给“最知心”的朋友(本刊)听,希望我们把处理问题的方法及早复信给他,待他春节回家探亲时应用。我们及时去做了。

    王蕴慧副主任医师:生了孩子以后妇女一般都有一段时间发胖,确切地讲,妇女在妊娠期已经开始“发胖”了,而不是在生了孩子以后。这种“发胖”是一种生理现象,妊娠期间,机体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分娩期消耗及产后哺乳的需要,要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孕期体重增加的量相当于非孕期体重增加的25%,平均为12.5公斤。体重增加系由于胎儿、胎盘的生长发育,孕妇各组织、器官的增生肥大、蛋白质合成增强,脂肪的积储,血容量及组织间液的增加,其中脂肪的积储是母体储藏能量的主要形式,在妊娠7个月以后,孕妇平均储存脂肪4公斤,多半储存在腹壁、背、大腿及腹膜后间隙。所以妇女在分娩期间及分娩后往往会显得比以前胖了许多。产后发胖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国民间一向注重孕妇的产后营养,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等各种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加上妊娠及产褥期内分泌的改变,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而产后活动量小,消耗减少,所以产后均有一段时间发胖。
, http://www.100md.com
    孔秋英教授:因此产后的妇女一定要及早下床活动,哺乳是一项很好的消耗能量的活动。

    胡廷溢教授:人体美的标准受时代风尚、阶级地位和民族习俗的影响。中国古代殷周时期农业、手工业处于兴旺时期,妇女以肥硕为美,因为这是强劳力的标志。唐代的人们生活安定,丰衣足食,因此以形体丰满为美。西方人对女性形体美重点放在性感部位。

    主持人:人的审美观是一代不同于一代,因而就有了西施、杨贵妃等美人。但是,是否男人一定要伟哥,女人一定要减肥呢?这不一定,健康就是美。

    珠圆玉润,胖一点又何妨?

    座谈会上一位胖子听了净说胖的害处,忍不住站起来说,胖人也有很多好处,他说——

    林伟(经营私营企业,体重83公斤,身高172厘米):假如我现在在科索沃,肥胖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起码可以挨饥抵冷,不至于那么容易饿死或冷死。我冬天比别人穿得少,也不用热水洗澡,从节约能源和环保的角度看,还是胖人好。胖人还有一点好处,对外伤有抵抗性。
, 百拇医药
    陈婉美(女,21岁,中山医科大学学生,自幼好动,能歌善舞。)自13岁以后,生长更快,现身高156厘米,体重65公斤。同学们都说她是胖妞,脸色红润,脸蛋圆乎乎的。胸部丰满,臀部浑圆,充分显示出女性的曲线。本刊记者采访时问她怕不怕肥胖,有没有进行减肥,她说:“为什么要减肥?我不是很好吗?”她双手一摊,挺着身子,似乎显示自己的青春体态。她又说:“一个人肥胖了,在某些方面会比别人强,冬天穿得少,沐浴不需热水;有热能储存,挨饥抵饿比别人强;大病未有过,小病也不多,说明我的免疫功能好。若真有发生肠炎拉肚子的话,我也会有多点水分和能量支持得久一些。如果说,我算是胖的话,我乐意接受,并不后悔。”

    刘思纯副教授:肥胖的人并不能挨饿,因为肥胖者平时多有进食过量,食欲亢进,胃的排空速度明显快于正常体重者,一旦减少进食量,就显得胃排空能力过强,易引起饥饿感而不能挨饿。如果在某种意外情况下,较长时间没有进食,也无法得到胃肠外的营养补充(指静脉输液等),同样在肥胖者中可导致低血糖等与正常体重者相同的结果。胖人怕冷,虽然他们有较厚的脂肪,脂肪又是隔热的良好材料,但要抵御寒冷主要是靠身体产生热量,而脂肪产热的效率低,故此遇冷时胖人可能要穿更多的衣服,而热时由于脂肪隔热作用使身体辐射热严重受阻,所以又很怕热。
, 百拇医药
    陈国伟教授:人生病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吃。胖一点的话,脂肪可以提供能量,从这一角度讲,丰满些是好的。

    何晓燕(河北石家庄读者,来信说):我家有个胖小子,3岁了,体重接近15公斤,但是人很结实,从未生过病。我想,就算有什么拉肚子的话,胖小子比其他小孩也能耐受一些。

    陈述枚教授:肥胖的儿童失水时表现不突出,也即须重度失水时才表现出明显的失水体征。此外,脂肪消耗过程中也产生了酮体,酮体对人体有害,易致酸中毒。因此,太胖也不好。

    刘思纯副教授:呕吐和腹泻的直接后果是脱水、电解质丢失、酸中毒或碱中毒。可有低钠、低钾、低氯等。严重者可因重度脱水导致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合并症。肥胖者由于脂肪组织较多,脂肪中血管较少,含水分也较少,在呕吐、腹泻不是很严重时,失水较少,皮肤黏膜的改变和正常体重或瘦人比较可能不太明显,但体内的失水和电解质丢失是同样存在的,如呕吐、腹泻较明显时,一样出现上述的变化。胖与不胖,两者并无区别。
, http://www.100md.com
    马宏发(男,40岁,广州某大学汽车司机):我的感受,肥胖并不坏,自我懂事开始,经历了迥然不同的两个阶段。在工作前,我很瘦,身高175厘米,体重只有52公斤。有同学给我起绰号叫“长臂猿”,手脚又长又瘦。工作以后,体重逐渐增加,近几年来竟达86公斤!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增加了近10公斤。同事们戏说:养猪能如此长膘就好了。我也遵从医生的劝告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心肝脾肺肾都检查过了,一切正常。自我感觉也很好。吃饭、大小便、活动、体力都很好。我也曾试图节食减肥,一方面有点辛苦,另一方面也减不了多少,只好作罢。我认为,只要一切良好,何必去追求体重多少呢?

    吴一龙教授(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我也比较肥胖。身高172厘米,体重78公斤。但肚皮并不大。自我感觉良好。平时能吃能睡。一天手术下来八九个小时,有时十多个小时,也不觉得怎么累。我觉得没有必要去刻意减肥。

    陈述枚教授:这位司机和吴教授的经历是否给我们一个启迪,对于肥胖问题,应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一是肥胖,二是肥胖症。一字之差相去甚远。肥胖,只是体型丰硕一些,其全身的新陈代谢、体内各种生化组成、各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都是正常的,属于生理性范畴。肥胖症,则除了体重明显超过标准之外,还可能存在各种异常,例如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症、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等,这是病理性肥胖。前者对健康不一定造成威胁和损害;后者是病态,当然需要各种必要的治疗,否则危害健康。当然两者并无截然的、固定的界限,可以相互转变,但不能以体重这单一指标来分析。
, 百拇医药
    许乃贵教授:我十分同意陈教授的看法。肥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正如上期的讨论所引述的那样,如果只是身体肥硕一点的“稍为肥胖”一族,即属于生理现象的肥胖者,就不必对肥胖太过担心。不无遗憾的是,不少科普文章,把肥胖的危害渲染得多了一些,各种“减肥”物品,或出自商业的需要,大大地强化了这种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起着误导读者的负面作用。形成了肥胖为洪水猛兽,将减肥作为时尚,甚至更可悲的是,将本来尚属于容许范畴的肥硕,视之为“危险信号”,盲目地去追求减肥,结果肥是减了一点,人却变了不少。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发生了不愉快的结局,并非过分地说,这是得不偿失,自寻烦恼!利也罢,弊也罢,不要“一刀切”。必须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例如,要根据家族史、肥胖的原因、体质环境的差异等等而区别对待,恐怕这一观点,在从医者中也有不同的看法,见仁见智,不足为怪。

    主持人:我们很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本次讨论的范围仅就肥胖的利与弊进行,专家和读者各抒己见,积极发言。但因篇幅所限,只能摘要发表。从总的趋势来说,过胖是一种“富贵病”,它与诸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以至癌症密切相关,它还可引起生活中的种种不便,这已是公认的了。要控制和警惕肥胖,特别是过度肥胖的发生,这也是不言而喻的事,但是,在对待稍胖的问题上,要因人而异,体重虽然超过不多,但是身材很臃肿,稍动一动,就气喘吁吁,这种人就要注意减肥,特别要注意多活动一些;而那些身材匀称而又结实的略胖者,肥胖对他生活上并没有引起什么不便,就不要盲目减肥。, 百拇医药